访谈主题: 强化路网运行监测 增强服务公众能力
访谈嘉宾:甘肃省公路局总工程师 李福林
访谈时间:2019-09-26 17:35:13
访谈内容: 详细内容>>
“职能归位、职责落地”是厅党组从全省公路养护事业发展大局,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全面切实落实省厅及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关于“职能归位、职责落地”工作要求,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通过“明晰管养事权、重划工区布局、加强一线力量、充实养护机械、联合跨区作业、绩效提振信心” 六大举措全面落实“职能归位、职责落地”。
明晰管养事权
G30连霍高速公路新民堡至玉门由玉门公路段养护,玉门至西双塔由马鬃山公路养护,西双塔至星星峡由瓜州公路段养护,G3011由敦煌公路段养护…
这是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对G30连霍高速、G3011高速公路根据路线长度、人员配备、养护机械辐射半径、巡查养护迂回便利等实际因素进行的一次养护事权重新划分。重新划分后的养护事权能够有效发挥驻地公路职工对高速公路日常巡查、保洁和路容路貌整修及相关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也能最大限度的在冬季打冰除雪、重大节日期间应急保畅做出快速反应,及时保畅保通,为公众提供安全畅通的公路环境,也是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职能归位、职责落地”走出的实质性一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正在快速演进,数字经济正在加速重组全球要素资源,公路养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明显,在路网结构高质量提升,高速公路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投融资和管理事权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公路部门如何积极应对、如何积极履行职责职能,是当前公路行业生死存亡和能否发展的头等大事。作战要有阵地、履职要有平台,“职能归位、职责落地”是公路行业重振旗鼓,展示形象的重要决策。
重划工区布局
养护工区是公路养护部门回归生产单元实体的重要基础和支出点,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打破现有养护生产固化老化局面;打破现有管养界面;打破高速与普通公路界限;打破段所区域和人员编制界限。建立以生产任务为导向、高效运转、快速服务、保障畅通、便民利民的大工区养护生产单元。根据工区管养辐射半径,按照东西南北方位,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辖区512.365公路的高速公路上,合理设立玉门、柳园、阿克塞、茅庵河、金塔新地5个养护工区,承担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的季节性养护生产任务和养护工程、应急工程、养护生产材料的加工以及试验检测等任务,切实提升公路养护专业化、精细化、便民化水平。
加强一线力量
实现公路行业各单位由“监管方”回归到“施工队”,让干部职工由“监管员”回归到“施工员”,将支部工作建在现场、建在路上,逐步解决目前养护职工岗位结构不合理、设备机具不匹配、生产基地不适应等突出问题。“人归位”“人上岗”“人驻点”是“职能归位、职责落地”的发力点和突破口。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根据日常养护、养护工程任务量,技术难易程度统筹调配基层单位职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各基层单位全面压缩机关管理人员,在保证机关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让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全面回归到养护生产一线,充分发挥机关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领头雁”作用,使全体职工人人都是“施工员”、个个都是“养路工”,有效解决机关和基层人员倒置的现象。同时,为兼顾年轻职工家庭和工作需要,在生产大忙季节,参与一线驻地的职工实行AB岗制,让公路职工能在照顾家庭和积极工作中得到最大的保障。
充实养护机械
推进“职能归位、职责落地”,重构生产单元,人员归位是基础,设备归位是关键。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充分发挥近年来招聘的机械设备专业人才和单位能工巧匠,积极尝试推行养护机械设备全中心巡检联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率,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机械设备效能。同时,利用非税收入或资产配置专项资金,配置一批切合实际,利用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完善的新能源机械设备,切实减轻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实现绿色环保。
联合跨区作业
针对现有养护职工年龄偏大、学历素质偏低、能力和体力不足的问题,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打破人员地域界限,在肃州公路段和金塔公路段先行先试,全方位实行“跨地区联合作业”协作攻坚机制,在生产大忙季节,积极组织跨区单位联合养护队伍,和兄弟单位一道开展养护生产工作,让基层单位之间在“职能归位、职责落地”过程中由过去的“单打独斗”模式全面构筑成为生产单元的“共同体”。
绩效提振信心
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重树公路职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雄风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作风。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探索实行“效率优先、多劳多得”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下达的阶段性养护施工任务,由养护职工组建养护队伍负责实施,在保质保量完成定额工作基础上,在有明确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绩效奖励,从而激发和提高一线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采用“劳动竞赛”、“质量奖”等形式提高养护效率。